close

前幾天,看到一篇網路文章

名叫<所以年輕人什麼話都不能講就是了>,講的是台灣年輕人在就業上的困境與無奈

順手分享在Facebook上,然後看到了一些朋友的心得跟分享

最近,閱讀週刊、專欄,以及PTT上的一些文章

感觸越來越深...

 

過去我在台灣工作的時候,總有做不完的事情,加不完的班,

曾經有份工作,我經常加班到晚上11、12點,領的卻只比22K多那麼一些

老闆說:年輕人要懂得吃苦,要熬久了就會出頭

然後,因緣際會,我來到大陸工作,我感受到完全不一樣的工作氣氛

那是過去在台灣沒有過的經驗

 

在大陸,沒有人在乎什麼是密薪制,他們說:當你知道別人的薪水,你就可以去談更高的薪水,為什麼一定要讓老闆把消息一手遮天?

台灣的公司總是說是密薪制,有些人是因為隱私不想說

有些人是因為被灌輸這樣的觀念不想說

但說真的,在這個就業市場上,到底每個工作每個位置的薪水是多少,大家都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

所以當轉換工作的時候,你擔心報價太高找不到工作,所以壓低薪資,只為求一個位子

有沒有想過,當每個人都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,彼此競爭殺價,到底得利的是誰?

競爭殺價求工作,這是我們台灣人的天性?還是被這些老闆的高手段給洗腦了?

 

沒有人會在五點半的時候假裝忙碌,他們說:要我加班可以,我要報加班費,如果沒有加班費,我為什麼要加班?

曾經一次我忙著要把手邊的工作完成,六點半抬頭一看,辦公室只剩下我一個

第二天,同事問我昨天幾點走,順便遞給我加班單

我有點害羞,想說只加班到七點,這樣不好意思報加班吧

他說:你加班是事實,為什麼不報加班?

長久以來,在台灣,老闆先問你做了多少事,再問你業績達成多少

卻很少有老闆在乎,你得到了多少?

我們不習慣開口要,可是這是我們的天性?還是我們寵壞了老闆?

 

在這裡,大家談的是誰跳槽得到多少加薪,誰付出多少得到多少

大家很清楚工作的遊戲規則,公司不能只有懲處,也要有獎勵制度

一次與老闆開會,台灣老闆談業績,很容易就說:「業績沒達到,你們的懲罰制度是什麼?」

我聽了搖搖頭,這就是台灣的老闆,只跟你談你做不好,不跟你說我可以獎勵你多少

更有甚者,那天一個學弟分享他在台灣的工作

他說他老闆獎勵他,跟他說他做的很好,所以下個月減薪500元台幣,還說這樣是鼓勵他更努力,並不是懲罰他

我簡直不敢相信,這樣的邏輯到底是哪裡來的

 

這邊的人知道,最好的老闆是歐美的老闆,其次是大陸的老闆,然後是香港的老闆,最後是台灣的老闆

對台灣來的老闆來說

這裡的年輕人像是禿鷹,他們對公司沒有忠誠度,他們不像台灣的年輕人好用,他們要的多,他們很敢要

曾經有個台灣的老闆對我說:「這邊的年輕人只想要錢,都沒有想過要從工作裡學到什麼。」

 

我還記得在台灣,每個剛出社會沒多久的面試者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:「我會在這個工作上好好學習。」

然後他們只得到比22K多那麼一些的薪水

這裡,大家很直接,你多給事情做,我就要求加薪

也許大陸是個例外,也許這裡的勞工階層的意識比台灣強很多,但是這裡的文化就是這樣

我曾經很吃驚,但我漸漸覺得,也許是台灣的文化太畸形

 

台灣有太多人還不清楚大陸的就業水準已經到達哪裡

還被許多統計數字搞的昏頭昏腦,然後說大陸月薪只有3500(人民幣,簡單要換算的話就把3500*5就是了)

但事實上,那是整個大陸的平均數字(包含農村等低收入或低所得城鎮)

在上海,一個畢業生可以拿到6000人民幣的工資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

有些台商還活在22K的美夢中,也許是因為他們想要的不是最好的人才

可是陸商,他們肯給的金額,絕對超乎你的想像

我曾經在上海遇到台灣的朋友跟我說:「你說的薪水也只能領一下下啦,大陸很快就把你東西學走要你走了」

事實上,與時俱進的大陸,現實是一定有的,但是我看見更多的台灣人他們的薪資從人民幣10K跳到20K,

然後30K人民幣然後40K人民幣...

他們還在,而且他們說:「回不去了」

 

在一篇文章<記者真心話/台灣人才回不去了>有提到

在台灣,許多二、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歷經22K的衝擊,7年級生領低薪、加班,不敢鬆懈,

主計處公布的平均薪資已倒退回16年前水準,但工時之長,卻高居世界第三。但放眼對岸,

年均薪資5年狂漲近70%。那幾個在大陸網路界工作的台灣年輕人,只要有能力、被公司賞識,

租的是每月人民幣4500元至8500元間的單人套房,這可能僅只是月薪的四分之一。

回不去了,是這裡大多數台灣人的難處

即使我們還是覺得台灣好,覺得台灣人親土親,覺得大陸有太多讓人火大的事情

但是...

那天,一個朋友說,台灣同產業的大廠的某位高層打電話給他要挖角他回台灣

我說很好呀,你可以回去了,挖角薪水很不錯吧

他說:「但他最高可以開出的薪水是我這裡領的二分之一不到。而且,我不想再回到每天要加班到十點的"責任制"裡了」

 

中華民國政府擅長的是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有太多政策是一窩蜂的群起效尤

我們看不見整體的政策,看不到改善的事實,只看到急功近利的愚蠢政策

當年為了挽救畢業生失業率的22K,如今成了大學畢業生的惡夢

薪資大倒退不說,更讓公司企業有了理直氣壯的藉口

 

當年輕的一代出走去澳洲當台勞,為的是可以快速一年存一桶金

政府看不見這個事實,出抬了「農業打工」,喊出一天工資1000元...還沾沾自喜,自以為抓住年輕人的心

如果都要出賣勞力,為什麼我不選擇可以賺多點錢的工作?

 

連外勞的最低工資都已經快要接近22k的時候,台灣的大學畢業生還苦苦的跟22k拔河

那麼政府為什麼可以期待外流的人才,敢放心的回台灣找工作?

也許有一天,台灣外流的人才會回來,就像當年台灣留美的人才抱著理想回來台灣

但那也是要對台灣還抱有希望

 

台灣政府缺乏宏觀的視野,套句PChome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的話,「有政府如此,何須敵人?」

我們還在期待回去的那一天,還在等待政府改變的那一天

希望那一天,我們不是白髮蒼蒼,希望那一天,我們不是從大陸出走到另外的國家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蛤蠣絲瓜 的頭像
    蛤蠣絲瓜

    蛤蠣絲瓜的日記

    蛤蠣絲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